脂肪肝 | 肝硬化 | 酒精肝 | 肝纤维化

揭秘肝硬化成因:肝病专家高子敏深度解读

发布日期:25-09-25 阅读量186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承担着解毒、合成蛋白质等重要功能。当这个“沉默的劳模”逐渐硬化时,往往已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究竟哪些因素会悄然侵蚀我们的肝脏健康?让我们跟随知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的脚步,揭开肝硬化的神秘面纱。

一、病毒性肝炎——头号元凶的双重打击

在我国,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堪称肝硬化的首要推手。高子敏医生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25%会进展为肝硬化,而丙肝患者的慢性化比例更高。”这两种病毒通过持续破坏肝细胞再生循环,引发反复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患者因无明显症状而延误治疗,等到出现腹水、黄疸时才就医,此时肝脏已千疮百孔。

二、酒精滥用——自我毁灭式的慢性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是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的主要诱因。每天摄入超过80克纯酒精(相当于高度白酒3两),持续5年以上即可造成酒精性肝病。高医生形象比喻:“酒精就像无形的手术刀,每次饮酒都在切割肝细胞。”从脂肪肝到肝炎,再到肝硬化的转变过程,本质上是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毒害与免疫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隐形杀手悄然逼近

随着肥胖人群激增,这种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肝病日益普遍。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脂质堆积、氧化应激增加和肠道菌群失调形成恶性循环。高怀利强调:“看似健康的‘将军肚’背后,可能正孕育着肝纤维化的危机。”数据显示,约3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会在10年内发展为肝硬变。

四、药物与毒素——防不胜防的化学伤害

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化疗制剂及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草药具有明确肝毒性。即便是看似安全的保健品,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引发药物性肝损伤。高医生提醒:“盲目服用偏方或叠加用药,无异于给肝脏雪上加霜。”工业毒物接触史也是重要危险因素,职业防护不容忽视。

五、自身免疫紊乱——免疫系统误伤友军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会导致机体错误攻击自身胆管或肝细胞。这类患者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表现,如关节疼痛、皮疹等。早期诊断依赖自身抗体检测和肝活检,及时免疫抑制治疗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

六、遗传代谢缺陷——先天不足后天难补

血色病、威尔森氏病等遗传性疾病会影响铁铜代谢,造成金属离子在肝脏沉积。这些罕见病患者若能在症状出现前通过基因筛查确诊,通过放血疗法或驱铜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高子敏医生特别强调:“肝硬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他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超声和纤维化指标检测。对于已确诊患者,戒酒、控制体重、规范用药是阻断病情恶化的三大法宝。现代医学虽无法完全逆转晚期肝硬化,但通过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管理,仍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保护肝脏健康,需要我们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让生命之树常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在线医生,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在线医生将全天候竭诚为您服务!

  • 1
  • 2
  • 3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 咨询热线:
    0371-55365124

  • 门诊时间:
    8:00-18:00

  • 医院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6号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

医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