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治疗 >
发布日期:25-09-29 阅读量139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肝脏作为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解毒、合成蛋白质等多项重要功能。然而,当它遭受病毒侵袭或其他损伤时,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资深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为我们详细讲解肝炎如何逐步演变为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的过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发展机制,以便早期预防和干预。
一切往往始于一场看似普通的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这些微小却强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内复制并引发免疫反应。初期,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或是轻微的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此时,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毒将继续破坏肝细胞,造成持续性的炎症状态。
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刺激肝脏产生过多的胶原蛋白和其他结缔组织成分,试图修复受损区域。这本是一种自然的愈合过程,但过量的瘢痕组织积累却阻碍了正常的血液流动和营养物质交换,形成了所谓的“肝纤维化”。这个阶段,虽然外观上可能没有明显改变,但实际上肝脏已经开始失去其原有的柔软性和弹性,变得僵硬起来。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但这些信号容易被忽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泛的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这意味着大部分健康的肝实质已被不可逆转地替换成了坚硬的疤痕组织。此时的肝脏不仅外观呈现结节状,而且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正常执行其生理职责。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腹水积聚、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脏肿大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更糟糕的是,肝硬化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使得患者的预后更加复杂严峻。
庄淑英医生强调,整个过程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经历了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跨度。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初次感染后的急性期处理;二是慢性期的定期监测与管理;三是早期发现纤维化的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控制病毒复制、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均衡饮食等方式,可以显著延缓甚至阻止疾病的进展。
最重要的是,公众应该提高对肝炎的认识,积极接种疫苗以预防病毒感染。对于已经感染的人群,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指标,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庄医生提醒说:“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总之,从肝炎到肝硬化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健康!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