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 肝硬化 | 酒精肝 | 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到肝硬化:警惕并发症,守护健康防线——肝病医生高子敏深度解读

发布日期:25-09-30 阅读量170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逐步进展为肝硬化。这一过程如同沉默的侵蚀者,悄然损害肝脏功能,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为此,我们特邀知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为您详细解析肝硬化阶段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及应对策略。

腹水积聚,腹部膨隆如鼓

当肝脏因纤维化失去正常结构时,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患者会发现腰围突然增加、裤子变紧,甚至出现呼吸不畅或行动困难的情况。高子敏指出:“这是最直观的信号之一,但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纯肥胖。”此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积液量,并配合利尿剂治疗以缓解不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骤增

硬化后的肝内血管扭曲扩张,尤其在食道和胃底部形成脆弱的曲张静脉丛。粗糙食物划伤这些“定时炸弹”可能引发呕血或黑便,严重时可致失血性休克。高医生强调:“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30%,预防性套扎术是关键干预手段。”日常应避免硬质坚果、刺多的鱼类等易损伤黏膜的食物。

脾脏肿大伴血小板减少症

门脉高压使血液回流受阻,脾脏代偿性增大的同时破坏过多红细胞与血小板。患者常表现为牙龈出血不止、皮肤瘀斑频发,女性月经量显著增多。定期监测血常规中的血小板计数至关重要,必要时需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平衡凝血机制。

肝性脑病扰乱神经系统秩序

毒素绕过受损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大脑功能。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睡眠倒错,后期可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高子敏提醒:“限制蛋白质摄入并非绝对禁忌,而是要在营养师指导下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乳果糖类药物能帮助清除肠道氨类物质,降低发病风险。

肝肾综合征威胁多器官协作

晚期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水肿加重等肾功能异常表现,这并非肾脏本身病变所致,而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发的功能性衰竭。及时补充白蛋白联合特利加压素使用,可改善肾脏灌注情况。

面对这些复杂挑战,高子敏医生给出专业建议:一是坚持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二是戒酒戒烟减少额外负担;三是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甲胎蛋白检测筛查肝癌;四是加入患者教育项目学习自我管理技巧。他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阻断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乙肝向肝硬化演变的过程虽不可逆,但通过规范管理和积极治疗,完全有可能延缓病情进展,避免悲剧发生。让我们携手共筑健康防线,远离肝病痛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在线医生,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在线医生将全天候竭诚为您服务!

  • 1
  • 2
  • 3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 咨询热线:
    0371-55365124

  • 门诊时间:
    8:00-18:00

  • 医院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6号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

医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