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症状 >
发布日期:25-09-13 阅读量103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发病阶段的症状表现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时机和治疗效果。为此,我们特邀资深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从临床角度详细讲解乙肝急性发作期的常见症状及应对要点。
多数患者在疾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样的全身反应,如持续性低热、极度乏力和易疲劳感。这种倦怠不同于普通劳累,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常伴有肌肉酸痛和关节隐痛。高子敏医生指出:“约60%的患者会将此类症状误认为工作压力所致,从而延误诊断。”此外,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现象,这是免疫系统活跃对抗病原体的表现。
肝脏作为重要的代谢器官,受损后会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典型表现为食欲明显减退,尤其是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晨起时口腔常有苦味或金属异味。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紊乱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右上腹(肝区)胀痛或钝痛具有重要提示意义,这种定位明确的疼痛多由肝脏肿大牵拉包膜引起。
皮肤黏膜改变是乙肝活动期的重要标志。最典型的包括巩膜黄染(眼白发黄)、尿色加深如浓茶样,以及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色。这些变化源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黄疸现象。同时,前胸、颈部等部位可能出现散在的蜘蛛痣——中心红点周围辐射状血丝的特殊血管扩张形态。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形成的“肝掌”,也是雌激素灭活减少的特征性表现。
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患者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衄不止等情况。女性可能观察到月经量增多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下降,皮下轻微碰撞即可形成瘀斑。另外,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难忍的症状,这与胆汁酸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儿童感染者往往以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线索,青少年则可能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老年患者因免疫力低下,起病隐匿且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高子敏医生特别提醒:“无症状携带者突然出现上述多项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病毒复制活跃期的到来。”
面对这些警示信号,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分析和肝脏超声检查至关重要。早期规范治疗不仅能控制病情发展,还能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高子敏医生强调:“乙肝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个体化方案结合定期随访监测,可使多数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目标。”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