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脂肪肝 > 脂肪肝治疗 >
发布日期:25-09-12 阅读量172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体检报告中的“脂肪肝”诊断常被人轻描淡写地称为“富贵病”,但著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郑重提醒:这种看似温和的疾病实则暗藏多重健康危机。随着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脂肪肝患病率已突破30%,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危害远超过大众认知。
高医生指出,肝脏作为人体代谢中枢,堆积过量脂肪会严重干扰正常生理功能。首当其冲的是肝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就像浸满油脂的机器零件逐渐磨损一样,脂滴浸润导致肝细胞肿胀变性,引发持续性的低度炎症。这种慢性损伤不断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如同伤口结痂般形成瘢痕化改变,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临床数据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约15%会在十年内进展至肝纤维化阶段。
代谢紊乱是另一大隐形杀手。脂肪肝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还会形成恶性循环——高血糖进一步加重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同时异常升高的血脂谱(特别是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同流动的定时炸弹,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出2-3倍,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事件的风险也随之攀升。
对消化系统的连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淤血水肿,患者常出现餐后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更危险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这些曲张的静脉血管壁薄如蝉翼,稍有摩擦就可能破裂出血,一旦发生呕血或黑便情况,若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此外,胆汁分泌异常还会影响脂肪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与肥胖并存的矛盾现象。
机体免疫功能也深受波及。受损的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肠道来源的内毒素,导致全身炎症水平升高。这种慢性炎性状态不仅加速衰老进程,还会削弱抗感染能力,使患者更容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趁机发作,形成复杂的病情交织。
高子敏医生特别强调,脂肪肝的危害具有“全身体统性”。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威胁生命的恶性循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患者可能直接跳过纤维化阶段而发展为肝细胞癌,这种跳跃式进展在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
值得警惕的是,早期脂肪肝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仅有少数敏感者会感到右上腹隐痛或疲劳乏力。这正是其危险性所在——许多患者在毫无察觉中逐渐走向肝衰竭边缘。定期体检中的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测成为早期发现的关键手段。
防治策略方面,高医生建议采取“三管齐下”的方式:饮食上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比例;运动上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锻炼;药物干预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已出现肝酶升高的患者,及时使用保肝抗炎药物能有效阻断疾病进展。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数早期脂肪肝可以实现完全逆转。关键在于提高健康意识,将防治关口前移,避免让“沉默的器官”发出最后的警告。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